2008年4月28日 星期一

我的美食外交工作報告

姊姊來布拉格的時候幫我帶了一盒新東陽的鳳梨酥,這盒真是妙用無窮啊,除了送室友跟比較熟的國際學生(很少)之外,還拿到「觀光與經濟」這門課上,在presentation前當作獎品送,反應熱烈咧。那個報告我本來很剉,因為在美國人面前講英文真的不知道為啥要有一種害羞感,明明我中文就很好XD。再加上台灣的觀光在加拿大、紐西蘭、義大利、法國面前,真的有一種羞澀的感覺.......所以開頭就先用兩個小quiz來正名一下,順便暖個場:
1. 台灣的別名? a) Formosa b)Thailand
2. 台灣的首都? a)Bangkok b)Beijing c)Taipei

第一題的選項,如果有出過國的人多少會遇到別人以為你是泰國人這種事。第二題嘛,有點延續第一題也有點表明我的立場啦,哈哈。這兩題大家都很快就答出來囉,所以一個人得到鳳梨酥+Taiwan觀光推廣的磁鐵+BenQ與故宮合作的滑鼠墊;另一個人得到鳳梨酥+有台灣地圖藏在裡面的原子筆。以上贈品還要感謝雅蘭跟政大商學院國際交流中心的贊助。結果吃了鳳梨酥的人都說讚,課堂上的同學還跟我室友講說怡婷拿鳳梨酥去當作輔助器材耶。其實我想帶出來的是她說我的報告是最讚的哈哈(好啦再感謝一下張嘉玲的圖片贊助以及咨詢服務,讓我以「原來我們這麼近-台灣什麼都有什麼都近」的主題構成了我的投影片。)

再來就是我還在布拉格魯了肉、做了牛肉麵、水餃、包子、日式咖哩(速食的)、酸辣湯(康寶的)、珍奶(基諾奶茶)、三杯雞。我只能說樣樣好評。而且我的速食產品帶得還真不少,哈哈。我室友對於酸辣湯跟珍奶非常感興趣,還用珍奶當題目做了她的期末報告,題目是關於新產品引進的市場策略之類的。

雖然我不泡pub、不太跟交換學生混,但我也用了一己之力,為台灣的美食外交盡了一份心力。報告完畢。

2008年4月22日 星期二

瑞士真的美

出發來歐洲之前就跟Ivy講好會去瑞士找她玩,中間一度以為簽證的關係會沒有辦法入境,幸好在Stefan詢問之後,今年開始,捷克的居留證也可以入境瑞士沒有問題,於是就買了巴士票,前往Bern。

從布拉格出發要到伯恩(Bern)可選擇Student Agency或Tisnov(在eurolines櫃臺買票)。前者便宜而且聽說服務比較好,還有茶水喝。不過便宜的壞處就是很容易賣光,賣光的意思就是說車子坐滿了,晚上睡覺腳也沒地方可以亂擺。依我上次從慕尼黑回布拉格的經驗,如果搭夜車旁邊還有坐人,睡一晚起來會非常辛苦。晚上九點多車子出發,車上有個大姊跟我聊天,還幫我翻譯被翻成捷克文的法國電影。

車子的路線是經過德國南部然後進入瑞士。首先捷克警察會先查護照,然後是德國警察,然後是瑞士警察。在德國警察查護照的時候,他們竟然要查車上有沒有毒品。所以每個人都要下車,在寒風裡發抖,然後行李都要拉出來給狗聞。車上有一個亞洲人,個子很小、穿皮衣又留長髮,果不其然他麻煩比較多,被要求兩次開背包。

到了伯恩是一大早,很順利的找到火車站,然後在車站附近繞了幾圈,也很幸運的好像該看的都有看到包括那個大教堂跟議會,只是沒有找到去看熊的入口。我認為真正的有錢人,會開始把錢花在居家的佈置方面,願意擺花的幾乎就是最高等的了,除了有閒錢之外,對於美也開始要求。據說伯恩還不是瑞士最美的城市,但是在伯恩,就可以發現瑞士果然是個高所得的國家,在街上到處都找得到花店。而且他們賣的花等級都不錯,譬如說玫瑰好了,都是高莖大朵的,顏色也很特殊。也看到很精緻的新鮮花環,一個要價70瑞士法郎,兩千多塊台幣囉,嘖嘖。


因為在布拉格買到覺得還不錯的西班牙米,於是搬了幾包去給Ivy。但因為這幾包,我也不太想多走,在Starbucks附近找了一家當地的連鎖咖啡Jubuku(?),跟笑容可掬的女服務生點了capuccino加焦糖。不知道是我組合錯誤還是他們技術不行,咖啡太難喝了,整個咖啡都是糖味沒什麼咖啡香。不過態度很好加上室內環境不錯,還有可以在那邊稍事盥洗以及放鬆,在這家咖啡店的經驗還算ok。

差不多到了火車發車(從Bern到接近Ersigen的車站-Burgdorf)時間,我就早早去車站報到了。在車廂裡還發現報紙有一版在寫2008馬鈴薯年,特地留下來給咪咪當禮物(好窮酸啊,但心意最重要XD)

在Burgdorf下車以後,等沒多久Stefan就來了。他把我載回家以後還跟我一起吃了午餐。午餐是很像quiche的鹹派,飯後有現煮咖啡跟水果派。Ivy的新家很夢幻,在回家的路上看得到森林、田園、牧場。家外面是庭院種了鬱金香跟一些蔬菜。家裡面則用很多木頭來裝潢。Ivy幫我把我的小閣樓佈置的很舒適,床頭還有蠟燭跟小禮物。


下午Stefan回公司上班,他媽媽Ruth帶我去買菜苗。後來我也自告奮勇要跟她一起種菜。種的時候一直覺得很羨慕他們有這麼鬆軟的土跟優美的環境可以種,想當年我在硬梆梆的紅黏土挖出三個大坑,種了絲瓜還長不出瓜來,真是一人一款命啊。哈哈。Ruth的家庭菜園很有規劃,她說因為夏季很短,他們要抓緊時間種菜,有一些可以儲存冬用。我們種了大頭菜、蔥韭、洋蔥、三種蕃茄、很像小白菜的葉菜等等。除此之外,他們園子裡還有藍莓、黑莓、蘋果、櫻桃,好自給自足啊。

等到大家都回來以後,Stefan做了焗烤的通心粉給大家吃,搭配Ivy的醃蘋果。

(前面寫太詳細的壞處就是很快累。)

接下來的兩天,我們去了Ballenberg,路上經過很有名、環境幽美的Interlaken,在兩個顏色不同的湖泊之間。Ballenberg則是一個很像九族文化村的地方,瑞士當局把瑞士境內所有有保存價值的老房子都集中到這塊地上(滿大的,逛完要一天),一磚一瓦移到這裡重現。最老的房子好像13th C. or 15th C.,除了房子之外,他們也有許多工匠在這裡呈現古法製作的場景。我們有看到木匠、起司製作、鐵匠等等。


還去了在南邊的Guyere城堡。雖然布拉格跟捷克也很多城堡,但因為這座保存得不錯,而且周圍環境超優美,所以還是覺得很漂亮。



這趟其實本來沒有期待要到這麼多地方玩,辛苦兩個上班族週末還都撥出來陪我這個觀光客。Ivy還很緊張好像沒有帶我到很多點,但我其實已經覺得很滿足了,因為他們帶我去的地方,還有我住的地方,都不是自己去觀光的時候去得了的。其中還包括一個很有趣的晚餐,我們在市郊的山頂上一家餐廳吃fondu chinois。fondu原本應該是瑞士起司鍋,用東西沾融化的起司吃,後來也衍生出巧克力鍋。而chinois=chinese,這個鍋就是用中國式的高湯涮肉吃,搭配十足西式的各種醬料跟小菜,還有薯條。不過高湯口味很道地,而且由於在山頂上,景觀非常優美。



走的時候他們送我到Bern的巴士站,還有半小時車子才離開,但是我讓Ivy他們先回去。一方面是因為Stefan開了一天的車很累,再者Ivy沒帶外套會冷,最重要的是覺得很不捨,上了巴士還偷偷哭了。在維也納送走姊姊的時候,我知道再不用一個月就會見面,而Ivy最快也要再一年。看她的生活環境,雖然優美,卻很能想像對於一個習慣在台灣的人來講,多麼不方便,更何況她在那裡是外國人。家人的觀念也跟台灣很不相同,財物、責任分得比較清楚,雖然是滿親切的家人,但需要適應的還是很多吧。

Ivy加油囉!

[食] Medovnik-捷克蜂蜜蛋糕


med是捷克文的蜂蜜,有名的衍生產品除了 medovnik之外,還有medovina蜂蜜酒。


據說這種點心其實原創地也不是捷克,只是傳進捷克之後曾經蔚為風行,家家戶戶都想要做做看。不管怎樣,對我來講,走進麵包店或甜點店就買得到一片,口味獨特價格算實惠,可以算是我在捷克最喜歡的甜點。捷克有些東西看起來很像我們熟悉的甜點,但吃進口裡口感不足,甜度倒是破表。我這個人可以接受甜度破表的甜點,但前提是其香味要能夠匹敵,否則我何不直接吃砂糖?譬如說泡芙好了,不論亞洲或巴黎也都有這種烤好的泡芙圈切半夾奶油餡或custard,然後在裹上糖霜。但布拉格的泡芙就只是死甜,滿失望的。

這種medovnik據說還有一個廠商出了很相似的商品,我在超市看過,冷藏、盒裝的。但還沒吃過,因為一個太大了。蛋糕每一層之間夾著調味的奶油,一片大概有五、六層,上面灑著餅乾與核桃混合的碎粉,蛋糕本身又有點偏向比較濕潤柔軟的薑餅。不過整體吃起來,就是柔軟的蛋糕夾著充足的奶油,搭配著堅果的香氣,對我來講不會太甜膩,搭配茶或咖啡還不錯。

2008年4月16日 星期三

阿姆斯特丹的城市創意

有一件很有趣的事上次忘了寫在遊記裡。

在阿姆斯特丹的紅燈區來來回回走了幾次以後,不得不注意到這個在運河兩旁歷史悠久的特殊產業聚集地,夾雜了一些非常時尚的櫥窗設計,裡面的產品有服飾也有家具。

如果沒有去過紅燈區的人,請想像在一條運河的兩邊,有著與這個城市其他地區無異的建築物,只是建築物的外面可能掛著煽情的圖片,而建築物面河(也就是面道路)的這面,有許多落地的玻璃窗。玻璃窗內部,在傍晚以後,會紛紛出現穿著三點式的美女,環肥燕瘦,任君挑選。她們的前面常懸著一根粉紅色螢光燈管,在看似玻璃盒的一米見方左右的空間內隨著音樂扭動身軀。

經過一間間的美女玻璃盒以及情趣用品店,空氣中充滿著大麻的酸味,偶爾你也會被間雜其中的某些櫥窗吸引。這些櫥窗的佈置,有如高級百貨店。裡頭陳設的有各式服裝,還有一些生活用品或者只是空間概念的展示。

(圖片來源:http://www.redlightfashionamsterdam.nl/

起初我以為,是因為這地區的房價可能比較便宜,所以聚集了新銳設計師,他們利用便宜的租金在這裡展示設計成果。後來發現櫥窗的一角寫了Redlight Fashion Amsterdam之類的字樣,才明白這是相關單位的企畫案。企畫案的內容大概是相關單位為了改變這地區的氣氛,買下了一些原為妓院的房子,以租賃方式設計師在這裡工作,並利用櫥窗來展示作品。


擺在櫥窗內的,一樣都是讓人欣賞的。

※相關網站http://www.redlightfashionamsterdam.nl/

2008年4月10日 星期四

燈紅酒綠阿姆斯特丹+百花盛開Keukenhof

2月底就訂了去阿姆斯特丹的機票,期待了一個多月,終於在上個星期成行。

這次的旅行也是大混戰,首先是在半夜的Dejvicka巧遇兩個在布拉格科技大學交換的台灣朋友,她們竟然也是要去阿姆斯特丹,去回都同一班機!路上聊聊捷克居留證申辦的麻煩處,轉眼就到了機場,上飛機瞇一下,很快就到了阿姆斯特丹Schipol機場。我要由機場直接去Alkmaar乳酪市場,她們因為行程很彈性,所以也就一起去了。

Alkmaar Cheese Market
火車路線:Schipol-Amsterdam Sloterdijk-Alkmaar
四月以後,Alkmaar每週五早上舉行的乳酪拍賣,我們去的剛好算起來是今年第一個。火車站出來有點荒涼,在公車售票亭問了方向,朝著面對火車站右邊的馬路一直前進,沿路可以看到一些往centrum的牌子,也有牌子寫著cheese market的方向。Alkmaar是一個可愛的小鎮,荷蘭人的英語能力以及友善程度,也在這個小鎮開始體會。乳酪市場進行的方式其實已經相當觀光化,整個小鎮熱鬧的區域也很有限。然而巷子裡商店相當有特色及格調,讓人感受到荷蘭人所得與生活水準都與捷克不同。



回到阿姆斯特丹市區之後,由於兩個台灣朋友要前往另一個地方落腳,於是我一個人開始了阿姆斯特丹的半日歷險。首先是我天真地沒訂第一天住宿,我以為到處找都找得到,大不了多花一點錢住旅館。在車站附近兜圈子,打了幾家hostel電話都沒床位,花了不少電話費(用捷克預付卡打手機)。當中以為走一走就遇得到hotel的我,不小心繞到一條巷子裡,餘光感覺旁邊有肉體,本以為是沒穿衣服的塑膠模特兒,沒想到竟然遇到的是穿內衣的女人!這下子,我嚇得趕快去找tourist information幫忙找,也以免耽誤了與Tanya、Jirka相約的時間。請i找需要支付4€的服務費,還挺貴的。順著指示前往kerkstrab上的Hotel xxx(人名),越走越害怕,到了以後竟然規模還不小,只可惜進去完全不行!昏暗的大廳、狹窄的走道、潮濕的浴室、有煙味的房間...半夜還有人在走廊上嬉鬧、吸大麻。算了,勉強待一夜。同房有兩個日本人,一個是教師、一個是默劇導演,另外還有一個南斯拉夫運動員、一個美國人。

放好東西又出門去找Tanya & Jirka,我們約在車站碰面,沒想到完全不用找,馬上就看到了。一起走了市區,包括紅燈區、唐人街、Dam Square等處,還吃了阿姆斯特丹滿街都是的炸薯條,逛了情趣用品店、高級百貨,後來因為她們要跟一個捷克人回鹿特丹附近住,所以我們就在車站附近道別了。

隔天(Sat)早上到火車站接Eliza & Felix,本來預計行程中有一天去羊角村,但天氣實在不行,於是決定買48hr的iamsterdam card(33€),可以使用市區交通、主要博物館、免費運河遊船,還有一些其他優惠。

首先我們到據說最好逛的Albert Cuyp Market去逛,看到新鮮的蔬果、海產,實在是讓人不得不興奮。尤其香港人跟台灣人都還滿注重吃海鮮,在捷克這個沒魚吃的地方呆久了,看到魚蝦真是超感動的。




回旅館擺了東西以後,又直奔博物館區,一個下午就把Von Gogh Museum跟Rijsmuseum解決掉,因為展場不大,而看展的人(我)藝術素養又不夠,沒辦法慢慢欣賞梵谷、林布蘭的曠世巨作。 不過這次看展有個收穫:我想有時候雖然看不出畫工或意境的高超,但是某些畫就當作畫家想把他腦海中一個美麗的印象留下來。這樣想,我就對某些畫有了喜愛。

Hostel-Shelter City就在紅燈區、唐人街附近(Niewmarkt),每次回去之前都會先經過一堆coffee shop(提供大麻),大麻味道還不是普通臭。晚上要看女人扭屁股也很容易,轉角出去就是了。但是令人興奮的不是大麻、不是裸女,而是充滿了中國餐館、雜貨店的唐人街!竟然還有跌打損傷跟廟,真是太妙了。要走的那一天,Eliza還在雜貨店裡補了不少貨回布拉格孝敬很疼她的哥哥。

星期天早上起床,沒想到是個大晴天。於是我們當機立斷決定提前去Keukenhof賞花。在Leidesquare買了套票,包含來回交通以及門票。用這張套票先搭車(370號巴士)往機場,再由機場搭58號巴士去花園。人還滿多的,坐滿滿還要站。

雖然去得早了點,大概只有水仙、風信子、櫻花開得比較好,但是這些加上少數幾個品種已經開花的鬱金香,還是非常的美麗!整個花園不僅僅是花種得好而已,水池的位置、形狀,其他的雕塑、椅子,還有風車、花器的使用等等,都看得出非常細心的規劃了每個角落,以致於每張照片拍出來都非常夢幻。非常推薦一去的地方!我們在這裡消磨了大半天時間。但是建議自己帶著午餐去野餐,這邊的三明治可都不便宜呢。


接著回到阿姆斯特丹之後,又趁著天還亮著,去搭了遊運河的船。整個航行時間是75mins,船上有各種語言版本的解說。主要就是放鬆心情欣賞各條運河兩岸的建築,並體會阿姆斯特丹被運河環繞的程度。

最後一天起了大早前往Aalsmeer Flower Auction,世界上最大的花卉拍賣場。但去得太早,只好等半小時(七點)開門。我們應該是第一批遊客,進去之後,驚訝於其規模之大。看他們理貨、揀貨都依靠設計良好的資訊系統,非常有效率地進行中,四個拍賣場裡不停進行的買賣也令人興奮,各種花卉被分級、標出單價、數量、花場等等,以荷蘭方式出價(由高到低),每個買家都要先註冊,取得帳戶,然後用桌上的按鈕來進行標價。沿線都有自動化的語音解說講解每一站的工作及意義。我們還在那邊研究了很久,到底送貨的人是怎麼知道要做什麼的。

在阿姆斯特丹中心,沒幾步路就遇得到橋。 加上滿街跑的腳踏車,整個城市就是有一種休閒感。加上這裡的人都非常友善,所以即使有紅燈區、大麻這些東西,但由於滿街都是反而不掩藏、好像很稀鬆平常那樣,因此對於這個城市的印象相當好。還有Keukenhof, Aalsmmer, Alkmaar這些車程不遠的小鎮可以穿插在行程當中,相當推薦去阿姆斯特丹一遊喔!

2008年4月2日 星期三

人情大不同

這次的主題要來寫到歐洲以後,一點點對於文化的觀察。

室友
先從近的寫起。起碼有一打的人聽過我抱怨我室友吧,哈。這次還是要揭露一些她的行為,但是對她的反感已經不像剛開始那麼強。她是蘇格蘭人,父母有一方是蘇格蘭人,一方是英格蘭人。她在蘇格蘭著名的商學院唸書。當初曾經考慮過就讀藝術學校的她,曾經受頒過優秀青年藝術家的獎。然而在母親的提醒-「想想你將來要什麼,而不是現在要什麼」-之下,她決定進入商學院唸書。來歐洲以前,多少有刻板印象認為歐美人與自己家人,尤其是父母的聯繫比較淡薄。但是我室友跟她妹妹很好,也經常撥電話回家與父母聯絡。她那一半的房間地板有茶漬、碎屑、叉子、浴巾,有時候還出現內衣褲。每天出門都要說一次她鑰匙不見了、看電影不喜歡帶耳機、吃完東西留在流理台不清...等等,一度很受不了她,但是沒有說什麼,因為我想反正我不會待很久。一開始還會聽她跟朋友抱怨這裡的床墊很硬、房間太小等等,她以前在蘇格蘭的公寓大多了等等。但隨著時間過去,我覺得她慢慢在適應這間小flat的尺寸以及與其他三人分享空間的事實,位置比較整潔了,鍋碗也會洗起來。不變的是,她其實一直是個很有禮貌又開朗的孩子。

很多我周遭的人(姑且稱亞洲文化吧)都會在自己做什麼事情之前先考慮別人的眼光,考慮會不會影響到其他人,不願留下話柄,也不喜歡讓人討厭。但是我們比較難將道歉的話說出口,並不是說死不認錯,我猜想,會不是會是覺得自己已經這麼小心翼翼了,竟然還是冒犯到他人?大家都說歐美人溝通模式比較直接。我想是整個行為模式都是 --「我要這麼做,如果你不喜歡,你就跟我說,我就道歉,不然就是沒問題」。而我們的,至少我的是「我這樣做會不會怎樣?誰誰會不會不喜歡?」,常常想得比較多。當然也有遇到在做什麼之前都先詢問,真的很有禮貌的西方人,與他們相處就沒有什麼問題。

寓友(?)
宿舍是走廊進來以後,先有公共空間,再來才是兩間雙人房。上面講的人是跟我同房的,接下來講講跟我同一個大門的寓友(就是隔壁間啦)。一個是從奧地利來的女生,來這裡以後認識的第一個朋友,她人很好,總是詢問你要不要吃什麼,出去玩、買東西、借用已經說了可以共用的東西也都會問一下。她之前先到美國去工作,後來才又回奧地利唸書。父母來自斯洛伐克,但搬到奧地利,所以她在奧地利唸書,會講英語、德語、斯洛伐克語、一點法語。處事積極,我覺得很有領袖風格,因為她在icebreaking weekend的時候,很自然就會做leader。有正義感、很體貼也很好相處。
隔壁房的另一個人生於俄羅斯,長在保加利亞,在斯洛伐克唸書,現在到捷克交換。她會說俄語、保加利亞語、斯洛伐克語、英語、德語、一點西班牙語。她在保加利亞的時候早讀兩年,後來要到斯洛伐克唸書的時候因為一些學籍調整跟語言先修,剛剛好和一般人入大學時間一樣。歐洲(至少中東歐這邊)的學制是如果你大學和研究所要主修相同的科目,只要申請就可以直升,且總年數五年。大學也不用考,只要申請,而且在奧地利唸書,是公民的話不用出學費。但他們要畢業比較難,上次聽說好像只有1/5的人會順利修完學分畢業。她也是一個很甜的女生,但我不得不承認我莫名其妙的偏見很深,當我知道她吸煙的時候覺得很不稱。奇怪,為什麼很多台灣人,包括我,都會覺得可愛的女生不該吸煙呢?

交換學生之間
由於我不太上聲色場所喝酒跳舞,興趣跟大部分交換學生很不同,所以無法在大家的社交場合與大家熟起來。基本上我所問過的出國的人,到底還是會跟亞洲人「比較」熟一點,有時候是因為文化的接近程度真的就會讓人在一起做彼此都比較感興趣的事,譬如來歐洲的亞洲人,幾乎都把旅遊當成重點。但對其他歐洲學生來說,就不急於一時。以布拉格來講,很多歐美人來到這裡都覺得啤酒、食物超便宜,歐洲風情,但是很划算的價格。所以他們可能來了以後啤酒或其他酒精類飲料就喝得更開心了,而且反正沒什麼正事。但交換學生當中有幾個人比較多的國家,譬如義大利,他們也會自成一群。
對我來講比較勁爆的是,交換學生之間真的換伴侶頻率比較高?還是我以前在台灣沒有認識這種人呢?我聽說的一個墨西哥人,已經跟三個交換學生(女)做過愛。我不能說交往,因為其中有些不是交往,就是真的只有做愛。而且他還會把室友搖醒跟他說他又把上哪個妹(?!),在哪裡做愛,也曾在他室友(裝)睡的時候在旁邊就妖精打架了,據說女方也是呻吟得毫無畏懼。 XD

捷克人
昨天在學生餐廳吃飯,落了一袋東西,回頭拿的時候,餐廳已經打烊,清潔工在打掃。她拖地的時候看見我們,沒有打算走過來,我們敲敲玻璃門,她還是臭臉不理,後來我們又敲,她對廚房喊了幾聲,要廚房的人出來應門。一邊的香港朋友很不能忍受這種沒有效率的事,因為她來應門的時間遠短於找人出來幫忙開的時間。
但前幾天,當我知道簽證無望,在電車上大概臭臉又唉了幾聲,一邊的捷克學生請我微笑,因為天氣很好。有人說捷克人很冷漠,表面上好像大概是這樣吧。但是我也遇過很熱心幫忙的學生、路邊阿伯等等。
至於這所學校的學生,我覺得整體而言比較重視與業界的接觸,以實習的方式來提前進入職場,學校請企業來辦的徵才說明,也都是很認真的,許多國際級的事務所、銀行等等。有人說是因為這些企業需要捷克來當跳板進入東歐市場。那麼為什麼台灣學生的眼光會困在國內企業?是因為國際級企業不需要台灣?台灣不鼓勵國際級企業加入?還是台灣的人才吸引不了這些企業到校園去辦徵才說明會?並不是說到政大的徵才說明會只有國內企業,而是我覺得氣氛不像在這裡看到的,大家是真的要來「搶」人才,反而比較像是一般公關宣傳活動附帶徵才功能。

希臘人
希臘的生意人,真的是拿錢以後就沒有服務的!但是在希臘,我們主動去問問題的話,回答問題的人都很熱心,英語程度也好!希臘人比捷克人有笑容,可能是因為天常常很藍吧。在希臘街上也才會被攀談,在捷克除了賣音樂會票跟紀念品的人之外,很難有人主動要跟你講什麼。

歐洲人
歐洲人很愛抽煙!我覺得我在台灣還沒看過這麼多滿地煙蒂的情況。之前在找布拉格的好去處時,看到一篇文章介紹「non-smoking places in Prague」。跟朋友提起,我說在台北,餐廳大都禁煙,可能有一些社區性的熱炒或合餐才比較能接受客人吸煙,即使如此,通常通風都做得還可以,不至於弄到像pub一樣煙霧迷濛。但在布拉格,不管什麼餐廳、咖啡廳都有人在抽煙,而且因為天氣比較冷的時候開暖氣不開門窗,整個悶住,雖然不至於煙霧迷濛但是整間都是濃濃的煙味無法散去,pub就更不用講了。在紐約待過的朋友說,紐約連pub都不能抽煙,要到室外才能抽。
我又發現幾個指標來比較各城市之間收入的差異:1. 居家用品店密集度 2.對於瑜珈、芳香療法、風水的喜好 3.有機食品或素食品的普遍程度 4.商店櫥窗佈置。 我去過慕尼黑、雅典,待在布拉格,我覺得慕尼黑滿街都是精緻的東西,商店櫥窗也裝飾得比較美。然而布拉格的人,很愛吃肉,一份餐可能就只有肉跟澱粉(排骨便當再不濟也有個炒高麗菜),慕尼黑看到比較多有機食品店、素食店。雅典大概介於這兩者之間。

以上都只是個人短期的觀察,也許看得更多的人會發現更多的東西。但還是為自己做一個心得整理。